【初中部·教研】思维革新,课堂焕新 | 北流市新世纪中学新思维高效课堂模式案例研讨会圆满举行
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时代,“如何打造高效课堂、培养未来人才”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教育难题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,新世纪中学敢为人先,立足课堂和教研,勇于尝试、大胆革新,积极探索新思维课堂模式。
2月14日,新世纪中学召开“新思维高效课堂模式案例研讨会”,小初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共探新思维课改新方向,共绘教育新蓝图!
会议伊始,钟凌志助理详细解读了新思维教研流程,明确新思维高效课堂改
革核心要求。
接着,根据新思维高效课堂模式,四位学科教师给我们带来精彩课例分享。
数学陈基海老师以《平行线的判定》为课例,通过简洁导入明确目标,学生自学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后小组讨论并展示,最后进行检测;
物理李金秀老师以《两种电荷》为课例,通过“头发竖立”静电实验导入,瞬间点燃课堂,学生自学并讨论带电特性和方法,展示后完成练习;
道法吴家宁老师以《改革进行时》为课例,引导学生思考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做法,自学后小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佐证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并展示,最后结合材料分析政策依据;
地理钟凌志老师以《黄土高原》为课例,通过视频提问导入,学生根据实验自学推断水土流失原因,讨论工程可行性并展示观点,最后完成练习。
四位老师立足学科本质,都遵循了“导、学、议、展、练”的新思维高效课堂模式,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,教师则在各个环节中起到引导和总结的作用。





最后,罗校立足教育大势,提出当前的教育教学要从“教知识”到“教思维”,
从“灌输式”教学转向“启发式”教学,从“以教为中心”转向“以学为中心”,
号召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“引导者”与“合作者”。
罗校还在总结中强调,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紧扣核心素养,新思维高效
课堂应具备五大关键特点:让学生有事做、有时做、能做完、想做好、有收获。
同时,她深入解析课堂改革的核心路径,提出两个重点关注的实际问题:
1.导学案设计:需定位清晰、格式规范、任务分层多元,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
“路线图”。
2.课堂五步环节:
导:趣导入,目标清晰;
学:安静学,指引明确;
议:大声议,全员参与;
展:充分展,教评配合;
练:深度练,一课一清。
课堂是静悄悄的革命,更是思维跃动的舞台!罗校呼吁全体教师以团队之力
深耕课改,以新教材、新课标、新课堂为契机,更新理念,积极实践,为培养具
备核心素养的新世纪学子不懈努力!
本次研讨会既是课堂研讨,更是改革宣言。从“教为中心”到“学为中心”,
从知识灌输到思维启迪,新世纪初中正以敢为人先的勇气,踏出了课堂改革的第一
步,书写课堂新篇章。
课改路上,没有旁观者,只有同行人!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起点,凝聚智慧,
大胆实践,为构建高效课堂、赋能学生成长不懈努力!
撰稿:何诗敏
排版:陈柯冰
图片:陈柯冰
初审:吴家宁
终审:罗爱玲